膨化机新手入门教程
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发布时间:2025/05/19
            浏览量::次
        
        
		
- 类型:
- 干法膨化机:无需加水,直接利用原料自身水分和机械摩擦产热,适合加工玉米、豆类等干燥原料。
 
- 湿法膨化机:需注入蒸汽或水分,温度和压力更高,常用于生产宠物食品、水产饲料等精细化产品。
 
- 挤压式膨化机:通过螺杆挤压原料,适合制作膨化零食(如爆米花、虾条)。
 
 
- 应用场景:食品加工(零食、早餐谷物)、饲料生产、宠物食品等。
 
| 部件名称 | 
作用 | 
| 螺杆与螺筒 | 
推动原料前进,通过摩擦和剪切使原料升温、加压,实现膨化。 | 
| 模具 | 
决定膨化产品的形状(如条状、片状、颗粒状),需根据需求更换。 | 
| 进料斗 | 
装载原料,部分设备带搅拌装置防止原料堵塞。 | 
| 加热系统 | 
控制温度(电加热或蒸汽加热),干法膨化机依赖摩擦生热,温度较低。 | 
| 切刀 | 
切割膨化后的产品,调节转速可控制产品长度。 | 
 
- 适合原料:含淀粉高的谷物(玉米、大米、小麦)、豆类、薯类等,需粉碎至合适粒度(通常 80-100 目)。
 
- 预处理:
- 干法膨化:原料含水量控制在 10%-15%,过干需喷水混合,过湿需烘干。
 
- 湿法膨化:可添加油脂、糖、调味料等,混合均匀后投入进料斗。
 
 
- 检查螺杆、模具、切刀是否安装牢固,无松动或磨损。
 
- 确认加热系统、传动装置(皮带或齿轮)运行正常,润滑部位油位充足。
 
- 清理进料斗和螺筒内残留的原料,避免杂质影响产品质量。
 
- 接通电源,开启加热系统(湿法膨化需同时打开蒸汽阀),设定温度:
- 干法膨化:80-120℃(根据原料调整,淀粉含量高则温度稍低)。
 
- 湿法膨化:120-160℃,压力 0.3-0.8MPa。
 
 
- 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,启动螺杆电机,空转 2-3 分钟,观察运行是否平稳。
 
- 缓慢向进料斗倒入原料,避免一次性投料过多导致堵塞。
 
- 观察与调整:
- 出料状态:正常膨化产品应表面光滑、膨胀均匀,若出现焦糊或不成型,需降低温度或调整螺杆转速。
 
- 螺杆转速:转速快则产量高,但膨化度可能不足;转速慢则膨化充分,但易过热。新手可从低速(如 200-300 转 / 分钟)开始尝试。
 
- 切刀转速:根据产品长度需求调节,转速快则产品短,反之则长。
 
 
- 停止进料,让螺杆将残留原料推净(约 5-10 分钟),避免原料滞留糊化。
 
- 关闭加热系统和螺杆电机,待设备完全冷却后,清理螺筒和模具内的残渣。
 
- 切断电源,做好设备清洁记录。
 
- 防烫伤:膨化机运行时表面温度高,禁止直接触摸螺筒、模具等部件。
 
- 防机械伤害:设备运行时严禁打开防护罩,更换模具或清理时需先断电并确保螺杆停止转动。
 
- 电气安全:定期检查线路是否破损,潮湿环境下避免徒手操作开关。
 
- 通风环境:确保操作空间通风良好,减少粉尘积聚,预防爆炸风险(尤其处理高淀粉原料时)。
 
| 问题现象 | 
可能原因 | 
解决措施 | 
| 不出料 | 
原料太湿或太干,堵塞螺杆 | 
调整原料含水量,清理螺筒 | 
| 产品过硬 | 
温度过低或压力不足 | 
提高加热温度,检查蒸汽压力(湿法膨化) | 
| 表面焦糊 | 
温度过高或螺杆转速过慢 | 
降低温度,提高螺杆转速 | 
| 形状不规则 | 
模具堵塞或切刀转速不稳定 | 
清理模具孔,调整切刀电机转速 | 
| 异常噪音 | 
螺杆与螺筒磨损、轴承缺油 | 
停机检查磨损部件,补充润滑油 | 
 
- 日常保养:
- 每次停机后清理进料斗、螺筒和模具,避免原料残留变质。
 
- 检查皮带松紧度,及时调整或更换磨损皮带。
 
 
- 定期保养: